梁宁:下一个时代,是知识的比拼
2024-05-01 11:53:08
  • 0
  • 0
  • 0
  • 0

内容来源:由编者整理汇总自网络公开资料。

轮值主编 | 智勇 值班编辑 & 责编 | 青羊

第 7003 篇深度好文:5410 字 | 14 分钟阅读

商业思维

笔记君说:

梁宁身上有很多标签——“著名产品人”、“得到App课程《产品思维30讲》主理人”、“湖畔大学产品模块学术主任”、“百度顾问”。

她曾任联想、腾讯高管,工作经历横跨BAT,与京东、美团、小米、华为等企业有长期深度交流。

甲子光年在采访她后评价:这是个商业世界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海啸般的信息噪音中,拥有清晰的分析系统和独立的思考框架,是一种极其稀缺的“熵减”能力。

也是这种能力,让梁宁成为雷军口中的“中关村第一才女”,也成为大佬们总要定期会一会的特殊朋友。

以往笔记侠也发过很多梁宁的文章,文中层层递进的思考模式和深刻的商业洞见,总是让我们耳目一新。

小编梳理了过往梁宁演讲中的精彩句子和观点,整理成了8个模块,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启发。

一、“心态脱贫”是最重要的人生蜕变

1.一个人的信仰,不是他说出来的,而是他活出来的;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他干出来的,而是他用自己的一辈子活出来的。

2.让你真实感知世界的,不是你头脑中的知识,而是你的伤口;让你强大到可以撬动这个世界的,不是你的技能,而是你的使命。

“使命”这个词,从字面上看,就是“你怎样使用你这条命”。唐僧这条命,就是拿来去西天取经的。取经人,纵使死在取经路上,也无怨无悔,这就是使命。

3.一个人为什么会做事?一个战士为什么在战场上会无畏表现?因为他要活下去!

4.当你特别痛恨一个人,当你觉得别人让你为难的时候,你能不能站在对面想一想,他的行为也是因为他也要活下去。

5.中国历史票房最高的两部电影,《战狼》其实讲的是“忠”,而《李焕英》讲的是“孝”,你会发现,原来“忠”和“孝”依然是在中国引起最广谱情绪共振的情感。

6.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人的情绪是底层的操作系统,他的能力只是上面一个个的App。

7.任何一次爆火,一个产品、一个事件、一条新闻,一定是情绪共振的结果。

8.“脱贫”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心态脱贫”更是非常重要的蜕变。

9.根本性的自愿大于一切天分。

10.中国人从来都顶不住锦绣文章,对才子的爱与推崇,是千年的文化基因。

二、能拿住腾讯10年股票的,往往不是腾讯内部的人

1.我见过很多企业,发现一个特点。每当我和企业内部的人交流,员工和中层对自己的企业评价都会很低,都会觉得“我们公司不行”“你都不知道有多乱”“领导不行”“老板没有战略”......反正就是各种不行。

如果你上脉脉读论坛发言,会感觉所有公司都烂透了。

有道判断题,“我比别人更了解自己”,这句话对不对?

你会比别人拥有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但是拥有信息和做出正确判断是两件事。

你知道自己无数琐碎信息,但是关于你自己的几个核心判断,却未必能做得出。

2.一个人在公司是不是比外人更了解自己的公司?

内部的人往往会信息过载,信息过载就抓不住要点。人总会抓住自己感受强的那个点无限放大。所以,能拿住腾讯过去10年股票的,往往不是腾讯内部的人。

3.《原则》给我的第一个触动是什么呢?就是如何建立一个体系帮助我们决策。

4.选择意味着决策,意味着判断,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当你做完一次判断和选择之后,接着漫长的时间里,只能在一个定式中等待事情发生,然后获得一个线性周期的回报。

5.我们回想人生,可能就是屈指可数的几次抉择,改变了命运的走向。

6.为什么要学习?为了在头脑中抵达认知的高地。

我们都知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你要站在认知的高地上,才有选择的能力。

7.人人都能看出一个成年的巨头,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识别一只刚出壳的猛兽。

8.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被解决,它就不是一个问题。它只是一种情况,一种环境,一种生活现实,你我就要在这样的现实中活下去,就像我们要接受地球有重力一样。

三、年轻时候的漂泊,是必须的

1.奥德赛时期指的是20多岁、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还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徘徊,他们推迟工作、推迟结婚、推迟生子,因为他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国”。

现在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处于自己人生的奥德赛时期。

在这个漂泊的过程中,其实每个人都是在寻找自己的“国”,一旦找到理想国,就会结束漂泊,就会留下来,并且持续强化这种能力,然后经营和建设好自己的“国”,这就是稳定的标志。

如果在找到理想国之前,你仍然继续漂泊,寻找自己的领地,那不管年龄如何,你都一直处于奥德赛时期。

2.我们不应该信任别人,我们应该学习信任自己对别人的评估。

3.冲突才是一段关系真正的开始,进入冲突,才是真正认识一个人的开始。

很多人都害怕冲突,尤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文化里就崇尚谦让、为人谦逊、相敬如宾,都是避免冲突的。

4.总是跳槽、总是漂泊、总是折腾,会被认为不稳定,这种外在的观念会让你觉得自己真的好像做错了什么,其实没有,这都是观念不对。

年轻的时候漂泊是必须的,在一段关系里冲突也是必须的。

5.找一个和你观点完全不同的聪明人,看一看他会怎么做,并且去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不是跟随他不重要。

6.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不得已,也都有属于这个阶段的精彩和收获。不同的人,最适合安放自己生命能量的阶段也不一样。有人希望岁月静好,有人喜欢风口浪尖。

7.如何正确对待失败?

和大家分享三步:① 所有的错误一定要被记录;② 大家一起分析失败的根本原因;③ 耐心的解决它。

四、最高和最难的,是价值与共识

1.我的专业是研究产品和价值创造。我有三个模块,价值与感知,价值与规模,价值与共识。

很多初次创业者遇到挫折时,对自己提供的价值是否成立,别人对此的感知如何,很难把握。

高手比如美团、阿里、腾讯、字节等,他们不但提供价值,而且能够驾驭规模。

提供价值和提供规模价值,是非常不同的能力。

最高和最难的,是价值与共识。

比如,黄金的共识是人类3000年演进的结果,而铂金就未能获得这种共识。钻石如果没有成功缔造共识和管理共识,它就是一个矿物,用来打磨钻头。我们看到的所有股价起伏都是因为共识。

2.共识的管理具有最高价值。

比如蒋介石统一中国,他依赖的共识是“一致抗日”,各个军阀不论内心对蒋介石看法如何,谁都无法挑战这个共识,所有人需要在这个共识下协同。

抗战结束,共识瓦解了,然后蒋介石没有新的共识可以再统一所有人了,就变成了利益勾兑,但可以利益勾兑的人是非常少的。

毛主席从30出头一直在做的就是管理共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星星之火为什么可以燎原?论持久战。

解放战争是“打土豪分田地”,把英雄情怀和个人利益完美结合,之后一直到现在是“为人民服务”。

共识管理意味着社会动员能力,共识是不可触碰的。

五、做产品,离不开这“3点”

1.痛点是恐惧

家庭主妇张太太没有自己的时间,时间全部被孩子占据了,能不能有一款产品解决张太太的问题?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痛,这是一群忙于家庭生活的、大多数女性的痛。

这是痛点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中间没有恐惧。

2.什么叫爽点?

人在满足时的状态叫愉悦,人不被满足就会难受,就会开始寻求。如果这个人在寻求中,能立刻得到即时满足,这种感觉就是爽。

当年俞军在百度招聘产品经理时,招聘题目是百度如果要做音乐该怎么做?

很多人都写了洋洋洒洒的规划书给他,有一个人只写了六个字:“搜得到,能下载”。俞军就挑了这个人,他就是后来当上百度副总裁的李明远。

当年互联网资源非常少,人们上百度找音乐找自己想听的歌,一搜就搜得到,还能下载,这就是爽。

今天的外卖,你在家用手机下单,吃的就送到你家来了。有需求,还能被即时满足,这就是爽。

3.痒点是什么?

这是我自己定义的,痒点满足的,是人的虚拟自我。

什么是虚拟自我?就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比如,我们看偶像剧,追星,看网文,看英雄故事,看网上的名人八卦,看名人的创业故事、成功神话。你是在追他们吗?不是。你情不自禁投入到关注的内容,是你的虚拟自我,是你自我想象的一个投射。

六、做产品是满足需求,做品牌是产生偏爱

1.所有的电商公司,都是网络营销公司。

2.粉丝关系:小米手机是中国粉丝经济的旗帜企业。

社群关系:小红书只要把女生的美妆分享的社群做好,这是很了不起的体验。

会员关系:现在一大堆,大家都在做会员,比如盒马鲜生就是“玩”会员。

拼团关系:拼多多。拼团这件事上,放到交易创新还是放到关系创新?

3.品牌星巴克最优,性价比麦当劳最优,但是瑞幸抓了一个关键场景,占据了用户心智。这三家咖啡的竞争,其实是值得思考一下的。

4.疯狂的扩张将导致企业的短视,而相对平缓的闪电式扩张使得它可以追求更深层次的技术和更长远的发展。

5.想到一个产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东西是服务,我们做一个产品其实就是运营一个服务,然后帮用户解决问题。

但是我们在运营一个品牌的时候,其实是讲一个故事。

6.做产品是满足需求,做品牌是产生偏爱。

7.小成是什么?做了一款爆品,挣了一笔钱。

什么是大成?真正成为了一个品牌,让用户信任它的持续能力,拥有了用户的偏爱,拥有了用户预支的信任。

8.一个企业就是一颗完整的树,员工是树叶,树叶都是来帮忙的。

一到冬天,气候一不好,资源一不够,树上的树叶都掉光了。只要树根还活着,忍到冬季过去了,忍到重新天降雨水,再到市场上招一批人,树叶又长出来了。

9.在达到2.3之前的腾讯产品经理,是不需要考虑钱的问题,也就是,腾讯培养一个产品经理从1.1到2.2,其实一直都是在养兵、练兵。

而让无数创业者痛苦得要死的大量腾讯产品,只是腾讯内部的练兵之作。所以我觉得腾讯很可怕。

10.对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用竞争力和空间来判断:第一,它在哪个空间生存;第二,它在空间里是无敌竞争力,超级竞争力,还是具备竞争力或者没有竞争力。

七、中国是对创新最友好的国家

1.创,是一个切口,创新,是开一个新切口,纳入新资源,建立新的循环,产生新的结果。

创新,不仅仅是开发一个新技术,推出一个新产品。你谈恋爱结婚,需要在自己的生活里开一个切口,纳入另外一个人的完整人生,两个人一起创造新的生活。

你找工作,需要在自己原有的经验和人际管道中,开一个新切口,把自己嫁接到另外一个系统,纳入新资源,建立新循环,产生新结果。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有的人可以不断切开自己现有的边界,纳入新的资源:新知识、新朋友,产生新交易、新财富,让自己不断显化为新的面貌。

而有的人,坚持牢牢守着自己的边界,排斥一切与自己当前认知不一致的东西。他们可能已经几十年,没有纳入过新知识、新朋友、新交易、新财富了。

2.只要竞争还存在,只要环境还会变化,进化就不会停止。而我们,所有的在场者,或者主动求变,或者被动卷入,为了活下去,为了求生存,我们需要进化,需要创新。

3.中国是对创新最友好的国家,因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太好了,10亿人网络互联。

只要你做到了市场需要的一个稀缺品,依靠中国的基础设施,网络效应的传播度以及社交网络的驱动下,就可以让你一飞冲天,爆炸式增长。

八、下一个时代,是智能时代

1.什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传统产业+蒸汽机=新产业”。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传统产业+电=新产业”。

什么是互联网革命?就是“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产业”。

我们当下的时代是什么?是智能革命:“传统产业+智能=新产业”。

历史的公式从来没有变过,科技的变革可以改变全人类的命运。上一个时代的新产业,在下一个时代会成为传统产业,成为历史的地基。

演进中的另外一个公式也从来没有变过,就是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社会增量,都会产生以前没有的东西。

社会的发展来自这些增量,来自上个时代没有出现过的新东西。在每个时代中,它们都被视为“新物种”。

2.历史一直在出题,首先是粮食不足的问题,几代人的大航海“发现”了美洲,我们改变了物种传播,解决了粮食问题;

接着是肌肉和力量的不足的问题,工业革命的各种机械和电气,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让人类拥有了无限力量;

然后是信息不足,又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解决了信息同步的问题。

每一代人,都在解决历史给这一代人的问题。每解决一个历史的大问题,整个人类的文明和富足就向前一大步。

那么,什么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

是进入智能时代,我们要去构建未来数字社会的生活场景和工作协同。

这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课题。

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历史会继续前进。如果我们没能处理好,我们整个一代人一起掉进坑里,成为“被消耗掉的”一代。

历史给人类的提问将留给下一代人,由他们继续解决。

3.互联网的时代结束了,实际上互联网只是个过渡时代。

上一个时代是工业时代,核心是力量,更大规模、更精密的机械、能源;接着是互联网时代,核心是信息对齐,现在信息已经对齐了;接下来是智能时代,核心是知识。

工业时代是力量的比拼,智能时代是知识的比拼。

4.当我们把人眼可以看到的一切都让机器看到时,机器会产生新的知识。比如美团的城市大脑把经济数据、地图、餐馆整合起来,这是知识。

有了知识,行动就像上帝视角;没有知识,行动就摸摸索索靠运气。

比如一个朋友买股票老买在山顶上,每次见我都抱怨。抱怨了3次我忍不住了,我说你总是归因为“运气”,为什么不归因为“知识”?

你在一个地方打鱼,一次两次没捞着,这是运气,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持续4年没打到鱼,这是知识问题。

你对这个地方有足够的知识吗?这里有鱼吗?什么鱼,生活在什么水层,有什么习惯特性?

你会发现很多年轻人,学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生活还是依赖本能。本能能带给你的是被动响应,知识才能让你看到世界的轮廓,运转的规律。

5.中国电商发展的这几十年,最大的贡献是人们开始相信契约、在意信用了。

6.所有以为疫情过去就好了的人,想回到2019年的人,不好意思,2019年已经过去了,一去不复返,再也不会回来。

但是未来滚滚而来,我们一定要活下去,看到前方不同的风景,让自己有更加丰富生命体验。

参考资料:

1.《梁宁:想升级能力,就去做自己最害怕的事》,笔记侠;

2.《梁宁:什么才是最好的产品?紧扣住这3点》,笔记侠;

3.《梁宁解读东方甄选:爆火的背后,是活下去的渴望》,笔记侠;

4.《湖畔大学梁宁演讲:19个能力,腾讯神级产品经理进阶之道》,笔记侠;

5.《梁宁:人生最重要的3个底层能力》,唐韧;

6.《梁宁:人一通透,就不怎么算小账》,笔记侠;

7.《梁宁:生物进化,都是为了生存》,笔记侠;

8.《梁宁: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甲子光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